從被罵、囫圇吞棗,到感恩自己:8週正念練習的真實改變
2025 Nov 02 職場正念
上週完成了一門在企業內部開設的八週正念課程。
這不是學員自行付費報名,也不是硬性要求參加,而是公司提供資源,讓同仁們「如果願意,就來試試看」的課程。
但令人敬佩的是——在這樣自由參與的前提下,幾乎每一位學員在這八週裡都準時出席,很少缺席。
在第八週,我邀請大家分享這段時間的感受與改變。
我把其中幾段整理下來,盡量原汁原味地呈現他們的感受與心聲。
有人說,自己最大的收穫是學會「不批判」。
以前遇到事情,腦袋很快就貼標籤、下結論;現在會先停一下、呼吸一下,不急著反應。
也有人說,原本以為覺察就是正念,上課後才知道:
正念是看見,但也包含不責怪自己。
當情緒升起或念頭翻湧時,他開始學會把自己帶回來。
有人提到:「開會被罵的時候,我本來想直接頂回去,但突然想起呼吸,就先停了幾秒。」
情緒還是有,但沒那麼快爆炸了,也不再只能一條路走到底。
也有人笑著說:「這八週最明顯的改變是——我睡得比較好,也開始好好吃飯了。」
以前吃飯只是填飽肚子,現在會慢下來、咀嚼、感覺,原來食物真的有味道。
有位同學分享:「我開始感謝身邊的人,也感謝自己。」

早上買咖啡會說謝謝,看到同事幫大家準備便當也覺得很暖。
她說:「更重要的是,我也感謝自己這麼累還沒有放棄。因為這樣的感恩,整個幸福感由然而生。」
也有人說,這堂課讓他學會「放自己一馬」。
以前什麼都要做到最好、不准停下來。現在知道,有些時候慢一點,不是退步,而是對自己好一點。
還有學員說,情緒來的時候,不一定不生氣了,而是開始問自己:
「我可不可以不要立刻反應?」
情緒仍在,但不再完全被牽著走。
有人最後說:「我還沒有變得很好,可是我知道我在路上。」
我很喜歡這句話,因為這就是練習的模樣。
八週課程的結束,其實才是正念修行的開始。
願我們離開教室之後,也能在吃飯、走路、洗碗、被罵、想哭的時候,先呼吸,讓心有機會回來。
願你溫柔以待自己,也被世界溫柔以待。
或許今天開始,你也可以試試看:吃飯時慢一點、在被情緒推著走前先呼吸一下。
那,就是練習的開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