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連假後上班超痛苦?試試這三個減緩焦慮的方法
2025 Oct 02 職場正念
10月其實是一個蠻開心的月份,因為有很多的連假。
如果有人在中秋那週三天再自己請假,就等於放了9天,超級愉快的啊⋯⋯
不過,長假收假對很多人來說卻是痛苦的。
這就是所謂的「收假症候群」— 假放得越長,焦慮越強烈。
這種情況不論學生還是上班族都會出現。
▌我也曾有收假症候群
我就在想,我有沒有這樣的症狀呢?
好像這幾年沒有那麼嚴重了。
我每年都會休一次大約兩週的長假,加上不定期的小假期。
有人問過我:「休這麼長的假,回來不會焦慮嗎?」當下我仔細想想,和以前相比,真的好很多。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呢?我後來發現,可能是因為開始練習「把注意力放在當下」。
不再不斷擔心收假後的工作,也不會一直去檢查郵件。
以前的我休假時,常常習慣性地收公司郵件,看來回的訊息,心就急著想趕快處理。
結果是「人在休假,心卻還在工作」,假期沒有好好放鬆,工作也沒有真正完成。
▌過去的我:連週末都焦慮
剛開始工作時,我幾乎每次都有收假症候群。
不只是連假,甚至週末結束、星期一的 Monday Blue 就已經很嚴重了。
特別是假期尾聲還沒結束時,就會開始焦慮接下來的工作。
當時的我,即使知道無法處理工作,仍會不自覺地打開郵件,怕自己跟不上進度,這樣假還沒放完,就已經焦慮起來。
▌正念帶來的轉變
後來因為正念練習,狀況逐漸改善。正念提醒我要「把自己帶回此時此刻」。
如果旅遊時對工作放心不下,我會有兩種選擇:
一是給自己一小段時間,把需要看的郵件看完、必要的就回覆;
二是提醒自己「Letting Go」。
既然已經休假,有代理人幫忙處理,若有急事一定會有人打來,沒有人打來就代表一切順利,那我就不用自找煩惱。這樣才能真正享受當下,專注於眼前的美食、美景,讓身心都放鬆。
▌收心的具體方法
另一個幫助收心的方法,是「在收假前把工作條列清楚」。
比起心裡焦慮「明天好多事要做」,不如實際行動:在上班前一天,或當天一早,抽出一小時把郵件快速看過,列出待辦清單與專案進度。
這樣正式上班後,腦中已經有大致的全貌,知道要處理哪些事、找誰協助,就不會慌亂。
▌三口呼吸,安定自己
當然,看到滿滿幾百封未讀信時,焦慮感還是會湧上來。這時候「三口呼吸」很有用:
- 第一口呼吸:專注於氣息的進和出,把自己帶回此刻。
- 第二口呼吸:感覺焦慮與心跳,以及帶給身體哪裡不舒服,靜靜陪伴身體不舒服的部位。
- 第三口呼吸:輕輕地跟自己說:現在最重要的是安定下來,把郵件一封封看完,列出待辦事項。
▌如何面對收假症候群
收假症候群,其實可以透過這些方法面對:
一、專注於當下。
若真的放心不下,就留出一小段時間處理郵件;若已有代理人,就要練習 Letting Go,全心投入假期。
二、收假前做準備。
上班前把郵件與待辦清單整理好,心裡就會安定許多。
三、善用三口呼吸。
幫助自己在焦慮湧現時,回到平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