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帶著顫抖的雙手,好好吵了一場架
2025 Jul 27 情緒管理 職場正念
很多人問過我:
「學了正念,是不是就要變得平心靜氣,什麼情緒都不能有?遇到不合理的事,是不是只能吞忍,不吭聲?」
我想跟你分享一個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經驗。
外包廠商卻態度強硬,堅持「先付款,才交付」,完全不顧合約內容。
我們的客戶也對這種行為非常憤怒,不理解為什麼會合作到這樣的廠商。
我和同事在中間來回協調,已經到最後階段,也持續把進度與爭議報告給老闆。
某天,老闆聽完廠商單方面的說法後,突然拉了一場線上會議,把相關人等全叫進來,然後當著大家的面,直接質疑我們為什麼沒有回應廠商的需求。
當下,我還是心平氣和地回應,但老闆持續在同一個點上反覆指責,完全不聽我們的解釋。
那一刻,我感覺有一股氣從胸口衝上來,一路衝到喉嚨、頭部。我發現我講話變大聲了
我開始捍衛我們的立場,說明我們有回覆、有追蹤,廠商卻始終不回應我們最重要的內容。
我很清楚自己不是在發脾氣,而是在回應。
但同時,我也感覺到我的身體出現了很強烈的反應—心跳很快、全身發燙、手在發抖。
表面看起來是生氣,但其實那一刻,更多的是「委屈」。
我察覺到了這些身體訊號,也意識到自己正被情緒推動著說話。
就在那一兩秒之間,我做了一個正念的選擇:
我要繼續說,但我要帶著覺察地「就事論事」,語氣可以堅定、甚至大聲,但不能被情緒帶著走。
老闆見狀,也察覺了情況不單純(可能因為我異於平常說話的方式),於是決定把廠商老闆拉進會議。
對方一進來,仍舊自顧自地怪我們沒回覆某封郵件,但那封信根本與專案推進無關,也不是我們卡住的重點。
我當下又感覺到熟悉的情緒湧上來,這次是「生氣」而不是委屈。
我的手還是抖,身體還是熱,我一樣感受到那份不舒服。
但我知道,我要「正念地吵」。
我很慢很慢地、幾乎一個字一個字地問他:
「你知道我們的客戶,已經寫了封嚴正的信質疑你們的專業度了嗎?你為什麼都不回?」
我問完,對方沉默了一會,才說:「是我要求我的團隊不要回覆的。」
我接著又問他:「你們就是用這樣的態度來處理專案,來維繫客戶關係的嗎?」
後來,其他同事也陸續出聲,從各自的角度說明情況。
結果發現,這位廠商老闆其實根本沒有掌握專案的狀況,他的團隊也沒向他說明客戶已經做了哪些讓步。
最後,在老闆的協調下,廠商終於同意在某個時間點交付該交的東西。
事件落幕了。
▌正念真正的力量,是讓我們在最混亂的時刻,依然有選擇
很多人以為,學了正念,就應該「不生氣」「不發火」。
但其實,情緒還是會來,外在世界一樣混亂、不合理。
你有沒有可能,在那短短的幾秒鐘裡,先察覺到情緒、感受到身體不舒服的訊號?
能不能讓自己停一下,去陪那個發抖的身體、滾燙的胸口、顫抖的雙手?
然後才決定:
這個當下,我要怎麼說?要不要吵?怎麼吵?
也沒有人說,學了正念,就永遠不能發脾氣。
正念不是要我們變得無懈可擊,而是學會在風暴中安住自己。
正念不是要我們吞下委屈,而是讓我們有選擇。
當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身體的訊號、清楚地覺察自己的情緒,
我就可以選擇用什麼方式來回應這個世界。
有時候,正念的回應,是站起來,好好吵一場架。
這一次,我選擇了後者。
不是為了發洩情緒,而是因為我已經準備好了
帶著正念,好好捍衛自己、捍衛團隊,也捍衛我所照顧的每一個案子。
❝ 歡迎轉載分享,請註明來源出處 ❞

Amy・艾米|寫字的人、練習正念的人、和你一樣還在紅塵裡學著好好活的人
我在職場中實驗正念,在混亂裡練習清醒,在日常裡尋找回家的路。
☁︎ 正念,不止是靜,而是清醒地在場。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