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念,源自古印度巴利文「Sati」,英文為Mindfulness。
Mindfulness的字根「Mind」,意思是留心、留意。
有沒有印象日常生活中,常在哪看見這個字呢?
下次坐捷運或火車、高鐵時,可注意一下警示標語「小心月台間隙」,英文就是「Mind the Platform Gap」。
因此,Mindfulness也可白話理解為「保持留心留意的狀態」。
捷運站都會看到的警示標語「Mind the Gap」
我們再來看看正念的「念」,若將它拆解之後,就是「今」+「心」。
也就是「清楚明白此時此刻的心,它正在做什麼」。
正念減壓之父 喬.卡巴金(Jon Kabat-Zinn)博士是這麼定義正念的:
"正念是有意識、客觀、不加評判地覺察當下,對於當下的任何經驗,保持開放、好奇、接納的態度。"
正念這樣的關注方式,邀請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經驗,而不是被過去或未來的思緒所影響或困擾。
這種開放、好奇和接納的態度意味著不對當下的感受、想法或情境加以評價或批判,僅僅觀察並接納它們。
藉此我們可以在不受情緒、過去或未來干擾的情況下,以平靜的心面對當下的狀態。
正念的目的在於 提高對自己、他人和環境的覺察,以促進情緒的平衡。
正念的實踐可以透過正式練習和非正式練習(日常生活中的覺察)來進行。
正式練習中,我們可以通過集中注意力,觀察呼吸、身體掃描、觀察思緒和情緒的變化,從而培養對當下的覺察能力。
而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練習,我們可以透過有意識地活動,如進食、行走、洗碗...等,使自己保持當下的覺知,減少慣性行為帶來心理上的不安定。
喬.卡巴金(Jon Kabat-Zinn)博士是當代正念的重要推手。
1965年,當他還在麻省理工學院念書,偶然機會下,在校園聽了凱普樓禪師(Philip Kapleau)演講,開始接觸到冥想(Meditation),因此開始著迷於東方的古老禪修智慧。自那時起,他一直維持靜心冥想的習慣,60年來未曾間斷過,長期的冥想與瑜珈實踐,對他的身心幫助非常大。
然而他也發現,西方教育強調「批判思考」,對於「身心覺察」卻較少著墨,同時因為他對於人類痛苦的深切關注,這便種下了他推動正念的種子。在一次靜心冥想時,一個念頭閃入卡巴金的腦中:「把你所知、關於正念的一切,帶入主流的醫療與健康體系裡,有很多人正因疼痛和慢性疾病所苦,他們盼望著自己被醫治。」
當時,卡巴金博士在麻州大學醫學中心服務,讓他有機會將禪學的觀念納入醫療體系。他在1979年創立了正念減壓課程(Mindfulness-Based Stress Reduction,MBSR),這是融合了他對東方禪修的深刻體會,與西方科學醫學驗證,同時去除宗教色彩的課程。
他在麻州大學附設醫院開設「減壓門診」,當時有一群深受慢性疼痛折磨卻無計可施的病人,透過卡巴金博士的課程引導,開始能夠面對長久以來的身體疼痛與焦慮,更有學員向卡巴金博士分享:
"我還是痛,但沒有那麼痛苦了!(Still Pain, but Not Suffer!)"
// 推薦閱讀:卡巴金博士2023年新書「正念減痛」
隨著時間推移,正念的概念擴展到企業界和學術界。正念不僅僅是醫療領域的利器,也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和創造力,以及提升學習的效果。
卡巴金博士的理念逐漸傳遞給不同領域的人們,產生了跨界的影響。
最終,這股熱潮傳回了東方,全球已開始熱衷於正念實踐,以一種更入世的方式,帶領人們感受、覺察身心與周遭的人事物,帶來更多的心靈平靜與安定。
*部分文字摘錄自康健雜誌No.296